淮南八公山区法院内外联动打造执源治理新格局
2023-05-25 02:34:27 来源:安徽法制报
刚刚出炉的数据显示,今年1至3月,淮南市八公山区人民法院受理各类执行案件479件,执结案件423件,结案率达88.31%,位居全省基层法院第一;四项执行重点指标中,首执案件执行完毕率46.5%,位居全省第三。良好数据的背后,是八公山区法院推动执行联动,持续加强执行强制性和规范化、信息化建设,将执源治理理念贯穿于立审执每个环节,坚持善意文明执行的系列做法带来的成效。
构建联动执行大格局
对内强协作,对外促联动。
(相关资料图)
目前,八公山区法院执行流程已经实现“繁简分流+分段集约”,通过辅助事务集中办理、执行业务分段办理、同类案件集约办理,以合并同类项的方式实现执行案件流水线作业,让简易案件驶入“快车道”,“消化”在执行前端。推进执行案件繁简分流、执行节点轻重分离、执行进程快慢分道,形成执行工作统一指挥、统一协调、统一管理的工作格局。据八公山区法院相关负责人介绍,八公山法院对标对表省高院2023年全省法院执行工作要点中“提质量、强规范、促创新、抓落实”目标任务,优化执行力量和资源配置,全面推进执行指挥中心、快执、普执和终本四个执行团队联动工作常态化,适时调整队伍结构,充分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尤其加大青年执行干警培养力度。同时,紧盯执行结案率和“3+1”核心指标,强化联动考核精准化,以提高首执率为抓手,以“一次有效执行”为手段,不断提升执行办案效率,确保执行工作开展有序、落实有力、考核有据。
在2022年底“33项执行考核指标”中,除无数据的6项指标外,首执案件实际执结率、首执案件执行完毕率、首执案件结案平均用时、事项受托期限内办结率、督办事项期限内办结率、执行信访率等16项指标位居全市第一位。
年初,八公山法院全面推行“执行110”机制,把执行工作强制性与专业警务化保障有机结合,开通“执行110”专线,开展执行案件“门诊式”接待,实行全天候实体化运作,实现“有警必接、快速出警、联动出警、处警有果”。在此基础上,八公山区法院进一步推动对外联动机制,与淮南市公安局八公山公安分局联合印发《安机关协助人民法院开展执行查控工作的实施细则》,规范执行查控工作办理程序。截至目前,法院向八公山公安分局请求查找被执行人90人,严格按照“批量查询、实时反馈,随时查询、随时反馈”的工作原则,反馈查找结果。
让执行不再局限于法院一家之事,联动社会力量,共同推动社会诚信体系建设。今年以来,八公山区法院印制失信被执行人名单200余份,在主要交通路口、社区街道等人流量较大处张贴、公布,不断提升曝光率,引导群众积极提供财产线索,共同打击失信行为。将执行行动与宣传有机结合,在新媒体平台动态发布执行信息,形成法院主导、新媒体曝光、社会各界有效参与执行的工作模式。
打出创新执行组合拳
3月份,八公山区法院在执行一起标的额达800万元的民间借贷案件中,执行干警秉持善意文明执行理念,灵活运用执行措施,通过对已查封的198套房产采取“活封”措施,促使双方达成执行和解。
据相关负责人介绍,这是一起因房地产商资金链断裂无法按时归还借贷,引发借贷人起诉的案件。经法院判决,房地产公司须偿还王某借款800万元。但判决生效后,房地产公司迟迟未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王某向法院申请执行。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经执行干警走访调查,除被执行人未销售楼盘外无其他可供执行的财产,若强制拍卖,势必会折损楼盘价值,甚至会造成已售房产退房的消极影响。执行干警充分考虑到查封的198套房产已具备销售条件,在征得申请人许可的情况下,允许被执行人在法院的监管下,在确定时限内按照合理价格予以销售,并对销售款予以保全。
在这起案件执行中,法院找准各方利益平衡点,用足用好“活封”等强制执行措施,使被执行企业财产继续发挥价值。
八公山区法院立足优化辖区法治化营商环境,针对涉民生、涉企业、涉金融等七类重点案件,“量身定制”执行方案,明确行动重点,整合优势执行力量,下好精准执行“先手棋”,积极依法运用“预罚款”“诉前保全”“活封”等执行举措,加大拒执犯罪打击力度,及时兑现胜诉权益。在一起执行标的额2.64万元的民间借贷案件中,对隐瞒财产抗拒执行的被执行人罚款3000元,促使案件顺利执结。
去年以来,八公山区法院邀请12名代表委员见证执行,先后组织开展10次集中执行行动,线上查控396人(次),依法拘传71人,纳入失信名单167人(次),限制高消费391人(次),执行到位1066.7万元,11名失信被执行人主动履行金额13.5万元;同时,加强司法救助工作,为6名家庭困难的申请执行人提供司法救助共计26万元。
在落实优化营商环境实际行动中,通过“惠民暖企”执行行动为102家企业回笼资金7585.5万元,使出助企暖企“连环招”,建立健全信用修复机制,修复企业信用16例,为5家企业盘活资产、化解困境,市场主体法治获得感更加丰实。
注重全流程执源治理
“感谢法官,在这么快的时间内采取保全措施,让我们企业利益不受到侵害。”申请人向法院连连致谢。
今年初,原告淮南某煤业有限公司与被告山东某新能源有限公司签订煤炭买卖合同,合同签订后,被告却迟迟不肯发货,原告多次催要无果,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为维护企业合法权益,防止在诉讼期间合同标的物被转移,八公山法院立案庭就诉前财产保全等相关规定详细向原告说明,耐心细致地指导其提供保全材料。第一时间对该企业提供的材料进行审核后,迅速完成了制作裁定书、移送执行等工作。执行局立即制定保全方案,当日,执行干警赶往山西,及时开展保全工作,经过数小时认真清点,2千多吨煤炭保全完毕,当事人现场签字确认。
两天时间,从案件受理、制作裁定书、移送执行部门到顺利保全,法院相关部门配合密切、行动迅速,高效维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这是八公山区法院深入贯彻落实省高院《一步深化执源治理工作的意见》要求,深化执源治理的具体体现。八公山区法院坚持从前端把控,将执源治理理念贯穿于立审执每个环节,提高生效判决文书自动履行率,建立执前督促与和解机制,及时向被执行人发放《执前督促履行告知书》和《自动履行告知书》,防止当事人转移财产,影响执行实效。按照“谁办理、谁负责督促履行”原则,案件承办人做到每案必提醒、每案必督促,执行案件办理全流程留痕,将生效案件自动履行率作为考核审判法官的重要指标,为业绩评价提供客观量化依据,解决审判与执行脱节问题。同时充分利用智慧法院建设成果,运用信息化手段,如线上查控、纳入失信名单、限制高消费等,多措并举锻造“智慧执行”利剑。
去年以来,八公山区法院办理的审执案件中,共提起网络查询1978件(次),查封不动产61处、机动车72辆,冻结、划拨执行款6601.47万元,网络司法拍卖25件,成交16件,成交额2408.8万元,标的物成交率达61.54%,有246名被执行人主动履行义务,有效维护了法律权威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唐欢 陈备)
标签: